非洲生活的中國人對非洲浮淺的認識

非洲,全稱為阿非利加州。“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的意思。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介於17ºW一51ºE之間),赤道橫穿中部,絕大部分在南、北迴歸線之間。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同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着狹窄的紅海,並以甦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英語:Africa;字源拉丁語:Afri,迦太基人的名稱),是“阿非利加洲”的簡稱。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的意思。因赤道橫貫非洲的中部,非洲3/4的土地受到太陽的垂直照射,年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以上的熱帶占全洲的95%,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區終年炎熱,故稱。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甦伊士運河緊鄰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佛得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約302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百度粘贴资料>
對 的觀點
非洲人對 非常關心,也很敏感,條件不好電視機電視信號不是很普及但男人絕大多數人手一個收音機,隨時關心國際國內發生的事情,尤其是某個地區或本國有什麼新聞,我們不用看電視黑人也會 時間給你通報;非洲人都有 信仰,都是本國某個黨派·團體的支持者,所以會出現 選舉后國內短暫的混亂,只要軍人不參于其中一般會平穩過渡;軍人 那就是另一碼事,非洲國家的軍事 也比較頻繁,一個小小的尉官·校官就可以顛覆一個國家的政權(以*的軍事 為代表);軍事 也是內戰的導火索,許多人覺得非洲政局動盪的原因大多由此而來;非洲絕大多數國家政局還是比較穩定,對中國人還是比較友好,非洲大陸不論大人小孩到處可以聽到他們說:“你好”,儘管中國政府對非援助很多,非洲人對中國人還是比對歐洲人要差點。
經濟狀況
非洲大陸自然資源還是非常豐富,大多數非洲國家土地肥沃,並不是我們一說非洲就是到處是沙漠的影響;礦產資源多種多樣,鑽石黃金是經典的 行業,現在主要開發的還是鐵礦石·鋁土礦·稀土礦·石油等這種常規礦場居多,但非洲國家自身沒有開採能力,主要依靠國際有實力的國家來具體操作,中國在非洲也是大力發展礦產開發,脫離以前主要是無償援助的模式,自然資源源源不斷的從非洲大陸流向世界各地,可非洲人民得到的實惠不大,生存條件改善不明顯,還是富了政府官員和相關人員,這其中產生了大量的貪官,非洲官員的吃拿卡要還是很有名氣;農業項目也是非洲國家扶持和推廣的重點項目,民以食為天嗎,非洲的咖啡和可可產量質量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非洲木薯,玉米是主要農作物,同時也是黑人保命和餓不死的主要來源,但他們沒有技術·資金·人懶惰,聯合國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等管方組織都在非洲作着農業示範的作用,援助他們的種子·耕牛,他們都可以作為日常食品吃掉,這麼多年了整個非洲大陸的農業發展速度緩慢,現在又有新的模式,就是最有爭議的新一輪圈地運動,有實力的國家·團體在非洲大量租賃土地發展農業,有實力的可以進入非洲,土地租金便宜,人工工資低適宜做勞動密集型高回報型農業項目;非洲國家基本上沒有什麼像樣的工業生產可以作為國家的經濟支柱,輕工業方面,只要有中國產品的進入,任何國家都不要想搞輕工項目;非洲大陸從吃得到穿的用的大多數產品依靠進口,價格不菲。黎巴嫩人在非洲經商相當成功,黎巴嫩人少有做實體,就做流通環節,有的國家商品流通環節大部分控制在黎巴嫩人手里,更有甚者黎巴嫩人還有能力干預國家外匯市場。
文化教育
非洲國家尤其是小的城鎮鄉村, 建築是:學校·醫院·教堂,可見非洲國家還是非常注重教育的發展,國際組織對非洲教育援助也是很多,這些好的學校大多由此而來,大城市的學生全部是統一的校服,一到放學的時間段大街小巷全是三五成群同一着裝的學生,小地方的就要差一點,學費很低或者是義務教育,學生沒有課本是一大亮點,一般是老師講課學生記筆記,以自己的筆記為課本,非洲人口急劇增長這些學生學成后將又去何方?非洲國家長期被西方社會殖民,西方文化·生活·觀念對他們影響深遠,至今非洲人尤其是有地位的人,那 是追求西方生活模式,每個非洲國家都有自己的報紙·電台。
醫療衛生
一說到非洲就是污水橫流,蚊虫叮咬,疾病流行;從一個方面來說這也是事實,但現在的醫療衛生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國際組織對非醫療援助投入很大,現在非洲大陸人口出生率大幅上漲, 率逐年下降;中國人到非洲最擔心的就是疾病,其實沒那麼可怕,只要自己注意有規律生活·鍛鍊,一般沒問題,中國人一般還是生活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衛生條件較好,但還是有不少的中國人在工作崗位上殉職,永遠的留在了一國的土地上,在非洲看到同胞的墓地很是傷感的-----為他們祈禱,他們的親人一定會記得他們的;中國在非洲幾乎每個國家都有一支醫療隊,這些中國醫生深入當地 國有醫院坐診·指導,他們的那種工作條件·環境,在亂哄哄的醫院里每箇中國醫生有一間辦公室配備有好幾個護士·學生等,千萬不要以為那級別挺高的嗎?黑人護士等上班如同在家裡吃東西·睡覺·梳頭。。。。你受得了嗎?坐診看病人流不斷生什麼病的都有,條件差的空調都沒有,空氣極差加黑人特有的體味。。。向在非洲工作的醫生同時也是在非洲工作的中國人的保護神致敬————你們辛苦了。
治安交通和車輛
非洲有的國家社會治安是不太好,比如我聽中國人講在安哥拉·烏干達。。。地方,到處都是荷槍實彈的警察,包括各箇中國人駐地保安也是槍警,我沒有去過這些國家沒有發言權,就我所去過的非洲國家總體感覺治安還好,*燒情況很少發生,非洲人對中國人還是比較友好;非洲國家首都道路一般比較狹窄,現在城市人口急劇上升,車輛急劇增加,但車輛大多是歐美國家·中東·日本淘汰的二手車,左舵車右舵車還有N多年以前的老爺車,可以看到從40`50年代到現在 車輛都可以在非洲看到,首都一般都是交通擁堵,還沒出門就犯怵;首都通向各個省會城市得道路都比較好,車也較少一路順暢。省會城市到鄉村的路就要差得多,好多是土路坑坑窪窪的。
衣食住行&通信
非洲人主要在小的鄉鎮村莊,只要穿一雙皮鞋的人,那 是有身份地位的人,非洲一般人非洲人主要的鞋就是中國產的人字拖鞋,所以說皮鞋可以看出個人的條件,非洲人穿民族服裝的時候也是越來越少,大多數時候和我們穿的一樣,只在有大型活動時穿民族服裝,塞拉利昂星期五要穿民族服裝,城市的人穿的好,小村莊的尤其是小孩也就只穿一條內褲,非洲婦女喜歡一塊布一裹就ok;非洲人吃的很簡單,他們不能理解中國人吃那麼多東西,而且基本上什麼東西都吃,黑人基本上一天吃倆餐飯,中午一般就對付,到處有芒果·香蕉什麼的,吃一點就好,他們的飯一般就是米飯類是蓋澆飯,米飯加黃不拉擠或黑不拉機半湯菜湯,我們看到就倒胃口,還有就是木薯·玉米;黑人 不吃 ,青蛙·鱷魚·蛇等也很少有人吃,黑人看到中國人什麼都吃也是大為驚訝,非洲國家蔬菜品種不是很多,有個別國家基本上沒什麼蔬菜,蔬菜價格很高,蘋果一個要賣到3元人民幣以上;每個非洲國家首都都有富人區住的都是別墅,哪裡都有有錢人,普通人的條件也不是很好,有床·桌椅·家電·發電機等就算好的了,城市貧民鄉村人,大多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間簡單的土培房或鐵皮房;裡面幾乎什麼也沒有,就是一張大的地席幾個壇壇罐罐什麼的,天氣不冷也不需要蓋得東西;非洲公交系統都不發達,超載·疲勞駕駛·車況差等都不是問題,摩的有優勢,出租車也類是國內以前的小巴車,隨上隨下大家幾個人坐一個出租車,要想一個人坐一輛出租車那就包車吧。小鄉村一般靠走路或摩的;非洲現在移動網絡建設很快,一般大一點的地方都在移動網絡覆蓋範圍,中國華為·中興為非洲移動網絡建設做出了極大貢獻,當然他們也賺的盆滿缽滿,手機價格很低,大多是網絡運營商的定製機,一個黑白屏手機几十元人民幣,電腦網絡不是很發達,網速很慢在非洲上網需要耐心。
城市建築
非洲國家的首都超過十層以上的樓房屈指可數,而且非洲人不喜歡大家住一起,有錢的人自己修別墅,中國政府60-70年代援助非洲國家許多大型項目,主要是體育場·議會大廈<友谊大楼>·政府辦公樓·公路·工廠等,時至今日有許多建築仍然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築。
水電氣燃料
非洲其實根本不缺水,只是他們沒有好好利用,非洲大陸年降雨量平均也有1500-2000mm<不是专业数据,我估计的,塞拉利昂年降雨量3000mm左右.>,城市供水也不是很好,不是時時有水,時斷時續有水,城市供水管道老化嚴重年久失修;整個非洲供電率很低,大城市也不是家家有電,鄉村小鎮基本上沒有電;非洲很少有天然氣網絡,一般是罐裝液化氣,價格高用的人也很少,一般的家庭主要燃料是木炭和木材等,木炭都是用樹木燒制,對非洲森林面積縮小·沙漠化起到推波助瀾作用;非洲有錢人的別墅喜歡建在在高處,這樣就需要有能力買水,有發電機發電,所以在非洲個人有發電機那也是很有地位的。
小商小販&頭頂功
非洲人口多,城市化加快,城市貧民失業人口很多,有錢人開打商店,錢少的在路邊犄角旮旯開一個小貨鋪,有的人賣一點花生·橘子什麼很少一點東西,我常想就是他所賣的東西也值不老幾個錢,一天又能賺多少錢呢?再錢少的那就五花八門幹什麼的都有,多大一個小夥子拿几雙鞋的,拿充電燈的,拿几件二手衣服。。。。走街串巷兜售,一些婦女頭頂一盆飯的,頭頂餅乾洗衣粉。。。。其實我很同情非洲婦女,他們很勤勞,吃苦耐勞,常看到黑人婦女頭上頂得吃的東西,手上挂着喝的東西,背上背的小孩,還牽着一個稍大一點的孩子,還要做生意叫賣他的商品,<我们在非洲的各个糖业俩合体都有非洲妇女的身影,有很多还是主力干将,砍火烧过的甘蔗那是有点惨不忍睹,可以想象到收工时只有俩个眼睛是白的>,小商販的看點是在人如潮涌的市場里和車水馬龍的公路上的人,頭頂·手提穿梭自如,有的人那的東西那就是一個小型商店的規模,日常用品基本上都有;中國人的武朮功夫在非洲深入人心,但黑人的頭頂功夫也是一絕,黑人一般不像中國人背·挑·扛,他們就是頭頂,什麼都可以頭頂,頂南瓜·雨傘。。。。。看得我們覺得隨時要掉下來,他們依然健步如飛,50kg一袋的白糖裝車頭頂,一袋白糖裝車費100里昂<人民币一角多一点>我看到頂加厚提花布的,那一包布100多公斤,佩服;非洲人感覺上他們算數能力低,發工資或買買東西的時候那就好看了,黑人工頭或班組長等把工資領出來,發工資都是你一張我一張的發鈔票,不像我們一樣一個人一個人發;買他的東西,我們都是買一樣給一樣的錢,免得他一會搞不清楚;黑人買東西不稱重出售,一般是按一堆·一袋·一盅這樣賣,<如我买8000的花生,给他10000,他就要找我2000,我就想让他把那2000也给花生,半盅就好了吗,一般他们不会同意,他就说一盅是4000而不是2000>,非洲國家的錢都是髒兮兮的,另一個看點是非洲黑人婦女做小生意收到錢非常順手就放到胸罩裡面了。
非洲國家水果
芒果·香蕉·木瓜每個非洲國家基本上都有,尤其是芒果一到成熟季節的時候,吃不完芒果樹下很多爛芒果,他們有沒有精加工能力,也有小型的飲料加工廠,有的非洲國家有西瓜·菠蘿蜜·榴蓮·菠蘿。。。。。馬達加斯加水果品種很多,有荔枝,而且品質很好,產量也大出口歐洲,還有雞血李子·油桃。。。。。。馬達加斯加也是非洲為數不多生長蘋果的非洲國家。
八小時以外的生活
非洲人喜歡集體活動,可以想象我們70·80年代沒什麼多的娛樂選擇,我們不也是看電影。。。。成為時尚,黑人家裡有電的不多,所以大家喜歡聚在一起集體活動,上教堂·看足球比賽·參加節日聚會。。。都是黑人的 ;黑人酷愛足球,從小孩到職業球員基本上對足球都非常熱愛,大街小巷只要有空地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黑人